1. <p id="xzss5"><strong id="xzss5"><xmp id="xzss5"></xmp></strong></p>
      <table id="xzss5"><strike id="xzss5"></strike></table>

      金建試驗機開創河北民企主持修訂國際標準先例

      2017-07-24 10:57 金建小編

       
        日前,兩項關于新材料的國際標準修訂會議在我市召開,而且主持修訂這兩項國際標準的,是我們金建檢測儀器有限公司,這也是我省民營企業首次主持修訂國際標準。
        
        在一定意義上,國際標準代表某一行業最高的技術準則,也是國際貿易中的一個評判準則,掌握標準制定的主導權,就意味著掌握了技術和產業的引領權,在國際貿易中也就掌握了話語權。我公司敢于到國際市場上“搶話筒”,表明我們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方式,正嘗試邁向一個新的層次。
        
        一步跨越:從產品到標準
        
        5月4日,公司的技術團隊,正在按照不久前召開的兩項國際標準修訂會議的要求,抓緊完善標準修訂草案,并確定最后開展驗證試驗的方案。公司的試驗車間里,總經理任雨峰指著價格不菲的檢測設備告訴前來采訪的記者:“我們修訂的兩項國際標準試驗數據,就是來自這些檢測儀器,它代表著行業內最先進的技術和性能。此次公司主持修訂的,是關于塑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模塑和基礎材料的兩項國際標準。盡管專業術語相當拗口,但所謂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應用領域卻與我們息息相關,比如國防領域的防彈背心、坦克裝甲、耐刀割手套,以及民用領域的礦用管道、海上燈塔浮標等。
        
        如今,我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的研發已列入國家“863”計劃,歐美國家也在積極開展相關研發。
        
        對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分類命名的規則、性能測試項目、試驗方法,現行有效的國際標準版本為1998年和2001年發布實施的,技術內容亟需修訂。但參與修訂國際標準,并非易事,更何況此次是具有主導權的主持修訂。省質監局標準化處處長郭永志介紹,國際標準化組織成立后,80%以上的國際標準是由西方發達國家主導的。我國企業在很長時間內,既沒有意識也沒有實力去參與國際標準的制修訂,因此在國際貿易中,只能遵守別人的標準和規則。一個是高高在上的國際標準,一個是籍籍無名的省內民企,兩者似乎相距甚遠。那么,我公司是如何到國際上“搶話筒”的呢?
        
        在承德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僅占地十畝的我們金建公司略顯逼仄。盡管公司規模并不大,但經過23年的研發積累,公司在塑料材料及制品領域已成為不折不扣的行業“小巨人”,擁有28項核心技術專利權。“當初作出這個決定時,也有很多爭議。”任總回憶說,譬如,大家質疑最多的是,一個民營企業,為啥非要花費那么多精力和財力,去參與什么國際標準的制修訂?對此,任總出了他的體會。
        
        作為一個民營科技企業,創建之初,我們金建公司是依賴自己的研發團隊,埋頭在產品和技術上下功夫。但是企業投入大量研發精力推出的產品,對外有時因為不符合國際標準,走不出國門;對內則用不了幾天就被同行“借鑒”過去了,知識產權保護不到位。屢屢碰壁之后,任總意識到,遵守別人的規則,不如自己制定游戲規則。自此,公司開始積極參與制修訂各類標準。截至2016年,已經主持或參與了16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修訂。
        
        2016年9月,公司技術人員參加了在德國柏林召開的國際標準化組織塑料技術委員會第65屆年會。在這個年會上,代表中國提出了修訂《ISO 11542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標準的提案。“一般情況下,修訂國際標準的提案,需要5個以上成員國專家的同意。”任總說,可金建公司提出的這個修改提案,憑借其科學的方法和翔實的試驗數據,在提交的第二天就獲得了國際專家的一致認可。
        
        今年4月21日,公司在承德召集了ISO 11542標準修訂工作組第一次工作會議,邀請上?;ぱ芯吭旱葒鴥韧鈱<页鱿瘯h。任總透露,專家組計劃5月初提交ISO標準草案文件,并于今年9月在韓國召開的ISO/TC61第66屆年會上討論該文件。
        
        絕不動搖:金建人的國際標準化道路
        
        然而,真正投入到國際標準的修訂時,金建公司才發現,主持修訂國際標準,不僅需要專業技術人員,更需要大量既懂技術研發、又懂國際規則的復合型人才。企業的技術和人才短板頓時凸顯出來。任總還告訴河北日報記者,我公司在積極穩定現有研發團隊的基礎上,不惜代價引進多名國內外高端人才,全力推進國際標準的修訂工作。郭處長對我公司主持修訂國際標準格外關注。他說:“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省企業標準化意識越來越強,但與先進省份相比,在國際標準的舞臺上,‘河北聲音’還不夠響亮。”省質監局最新摸底調查顯示,2016年,我省僅主持制修訂國際標準1項,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8項。而在深圳,2016年,企業主持或參與國際標準的制修訂多達249項,近年累計已接近1400項,每年增長達20%。青島市早在2015年,就在全國城市中提出實施“標準化+”城市發展戰略。目前,青島承擔了25個國際和國家專業標準化技術組織秘書處,主持或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74項。
        
        郭永志處長認為,制約河北企業參與制定國際貿易規則的最大瓶頸,還是科技水平和實力不足,這也是河北企業亟需彌補的短板。而對于民營中小企業金建公司來說,更為現實的問題是,參與國際標準的修訂,前期投入巨大。比如,為了保持技術上的領先優勢,金建公司每年將5%的利潤投入研發,尤其是一些基礎性研發。對同等規模的民營企業來說,這樣的投入比例不低。鑒于企業自身經驗,任總在鼓勵同行參與各類標準制定的同時,建議同行要考慮“技術實力”和“經濟實力”兩個要素。他認為,讓更多河北企業與國際標準共舞,亟需政府層面出臺一系列相關扶持措施。好在,這樣的政策引領在我省即將全面展開。
        
        近日,省質監局和省財政廳共同發布了《河北省標準化資助辦法》。辦法規定,從2017年1月1日起,我省各類企業或團體主持制修訂國際標準資助經費30萬元;主持制修訂國家標準資助經費20萬元;主持制修訂行業標準資助經費10萬元。“盡管和其他省份相比,扶持資金有限,但這已經是一個很好的開端了。”任總說。
        
        一個開端:唱響“河北聲音”
        
        我公司主持修訂的這兩項國際標準,究竟能給企業帶來什么?
        
        面對河北日報記者的提問,任總講了一件親身經歷的事情。前兩年,我們公司曾參與一項國內塑料行業標準的制定,為了確保技術領先,他們試圖邀請一家來自德國的同行共同參與。彼時,該項標準的技術話語權基本掌握在這家德國企業手中。“當時,邀請發出后,對方根本不理睬!”任總說,對方不相信河北一個小小的民營企業,具有制定行業標準的實力。如今,很多企業排著隊到我們公司來訂購檢測儀器。“因為未來國際標準掌握在我們手里。換句話說,你的產品和性能是否合格,都必須按照我們的標準來衡量。”
        
        在任總看來,標準給企業帶來的收益不可限量。直接收益表現在,一旦修訂工作完成,未來在各成員國宣貫這兩項標準時,會提升企業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并帶來產品銷售大幅增長。此外,間接收益也更值得期待。譬如,通過此次主持修訂國際標準,大大提升了企業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促進了企業換擋提速;企業在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得到突破,核心競爭力明顯增強。更大的效應遠超企業層面。
        
        郭處長認為,標準化引領的意義更在于帶動行業的走向,有時甚至決定一個產業的興衰。據介紹,以數字電視的國際標準為例,這個國際標準其實就是一套編碼準則。而它掌握在歐美國家手中,中國企業要參與到國際市場競爭中,就必須要按照人家的標準來編碼,而這套編碼的使用是有成本的?,F實中,因為錯失標準的參與制修訂,曾使我省一產業走向衰落。上世紀末,石家莊附近的屯頭村,國旗、彩旗等產品的相關生產企業多達幾十家,年產值3億元,是國內最大的國旗生產基地。但隨后,《國旗用織物》《國旗》國家標準先后進行修訂,對印制國旗用織物的品種、材料組合、技術要求作了規定。遺憾的是,我省與這些標準制修訂均無緣。新標準執行后,因為按原工藝生產的面料不合格,我省國旗企業只能放棄傳統工藝,導致屯頭村國旗生產行業利潤低下,最終紅火不再。
        
        如今,已然意識到標準重要性的河北提出,到2020年,健全我省的標準體系,力爭主持或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15項以上,國家標準、行業標準1000項以上。“作為河北首家主持修訂國際標準的民營企業,我們金建公司的示范意義非比尋常。”省質監局局長夏延軍說,目前一大批國際標準亟需制修訂,我省將大力實施標準化戰略,鼓勵更多河北企業“走出去”,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爭奪國際市場話語權。更多河北企業“走出去”,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爭奪國際市場話語權。

      您有設備需求?即刻聯系我們吧!

      聯系我們
      国产一级a毛一级a看免费视频